男,71岁。4月3日初诊。主诉:腋下、腹股沟皮疹伴破损、糜烂反复近50年。现病史:患者自20多岁始出现皮疹,按湿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于4年前皮疹发作,于某三级医院作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水疱形成,棘层松解呈砖墙样外观,有角化不良细胞出现,真皮有中度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经治疗后病情缓解。近半年来因血压偏高,口服咪达普利片后,皮疹再次发作,双腋窝、腹股沟出现皮疹,伴潮湿异味,灼热痒痛。纳食尚可,大便每天1行。其父亲有类似病史。查体:双腋窝、腹股沟部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其上有少许绿豆大小的水疱,部分糜烂,尼氏征阳性,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西医诊断: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中医诊断:天疱疮。
证属脾虚湿蕴,脾虚失运,湿热内盛,外泛肌肤。
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处方:苍术、猪苓、萆薢各12g,黄柏、陈皮、姜半夏、栀子、黄芩、牡丹皮、白鲜皮各9g,薏苡仁、车前草各30g,败酱草、红藤、焦六曲各15g,甘草3g,干蟾皮6g。14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外用三黄洗剂。
二诊:腋窝皮疹有少许轻度糜烂,疼痛不适减轻,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守前方继服14剂。
三诊:双腋窝皮疹已缓,腹股沟皮疹仍见色红,无明显水疱糜烂,大便欠畅,舌暗红、苔薄腻,脉弦。
前方加大腹皮15g,玄参、天花粉各9g,14剂。
四诊:腹股沟部皮疹色淡,瘙痒轻微,夜寐易惊,时有眩晕,舌红、苔薄腻。
前方去天花粉,加合欢皮15g,钩藤(后下)9g,天麻12g,14剂。
五诊:皮疹基本趋缓,无自觉不适,舌红、苔薄腻,脉细。继以四妙丸、一清胶囊口服4周以资巩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好配资-国内配资官网-配资中国登录-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