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不少国家的空军曾支援中国抗战,但人们大多只记得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却鲜少关注苏联援华志愿空军。与陈纳德作为雇佣兵按次收费不同,苏联志愿空军则是无偿援助,体现了不同的支援态度。
仅在1937年10月至12月底,超过一千名苏联志愿飞行员和机械人员分五批抵华,驾驶CB轰炸机、N-15和N-16战斗机,组成五个飞行大队,积极参加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1937年至1941年间,苏联共派遣了上千架飞机和3665名人员组成多个战斗机和轰炸机大队,助力中国抗战,期间有超过两百名飞行员英勇牺牲于中国的天空。
1941年,苏联志愿航空队撤回本土参加卫国战争。7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拥有68架飞机、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与此同时,国民政府高价购入一百架霍克-81战机供陈纳德航空队使用,陈纳德则按次收取费用,蒋介石和宋美龄从未拖欠款项。
不可否认,陈纳德对中国抗战贡献巨大。尽管他收取高额费用,我们仍需感谢他和他的飞行员——在当时,无论花多少钱,都难以买到如此经验丰富的外国飞行员。
抗战胜利后,陈纳德并未离开中国。他早在1937年退役后来到中国,战后他组建了“中国难民救济总署航空运输公司”,后改为中国民航空运公司,并将其以一百万美元出售给美国中央情报局控股,自己成为董事长,展现出军人兼商人的双重身份。
展开剩余76%作为商人,陈纳德本能地追求利益。在内战期间,他频繁插手军需运输业务,大肆捞钱。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中,他不满足于现有收益,还想直接参与作战,结果被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严令制止,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陈纳德与宋美龄关系密切。宋美龄败退海外后多次叫嚣用原子弹轰炸大陆,而陈纳德是她坚定的支持者。至于蒋介石和宋美龄在空军运输中的利益分配,本文不作探讨,但辽沈、淮海战役中的参与者多次揭露陈纳德在中国内战中敛财的事实。
陈纳德的收费之高,令蒋介石都感到头痛。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瑰回忆称,1948年7月长春被围时,靠空投补给维持,陈纳德航空队索要费用竟占国民党军费近半,蒋介石虽想停止,却怕影响士气,不敢轻易决断。
一支航空队竟耗费蒋介石几乎半数军费,仅为长春提供空投,陈纳德的贪婪可见一斑。至于宋美龄是否从中牟利,只有她与陈纳德心知肚明,蒋介石未必了解其中细节。
虽然收取高昂费用,陈纳德的航空队却时常敷衍工作。联勤总部少将黄炳寰抱怨,运输机每日飞往锦州与沈阳之间运送军需,却常常半途空载离开,因为按次收费导致他们急于完成任务,令后勤补给陷入困境。
蒋军败于辽沈后,陈纳德又接手淮海战役的空投任务。但这批雇佣兵仍以金钱为先,不愿冒险低空投送。74军军长邱维达痛斥美国支持下的陈纳德航空队乱投物资,粮弹大多落入解放军阵地,严重影响国军作战。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文强也对空投准确性极为不满。被包围的杜聿明和文强忍饥挨饿,文强回忆说,空投粮弹大部分落空,仅有三分之一被国军收到,导致三十多万士兵每日仅能吃一次稀饭,严重影响战斗力。
即便国军处境困苦,陈纳德仍在大发横财。总统府少将参军李以劻记载,1948年11月下旬,多名将官花钱买通飞行员临阵脱逃,甚至富商以黄金贿赂,纷纷乘飞机逃离包围圈,显示陈纳德航空队对“有钱能通神”的肆无忌惮。
陈纳德凭借天价机票大赚特赚,但仍不满足。他竟计划直接参战,意图通过轰炸作战再掘暴利。1948年12月,铁路局专员霍实子揭露,陈纳德密谋重建“飞虎队”,拟借美军飞机及飞行员参与淮海前线作战,并已向行政院院长孙科提出高额酬劳要求。
霍实子当时负责破译日军密码,对国民党内战极为反感,他向高级将领陈铭枢报告此阴谋。陈铭枢随即联系上海地下党,决定由他亲自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沟通,力阻陈纳德的疯狂计划。
陈铭枢赴南京与司徒雷登会面,劝其停止陈纳德的参战行动,并指出蒋介石政权已处于末路,无需再添乱。司徒雷登最终接受劝说,出面制止了陈纳德,断绝了他的作战资金和渠道。
司徒雷登在南京失守时并未撤离,而是试图与我方保持联系,在淮海战役期间阻止陈纳德参战,削弱其财路。综观史料,我们或许能对陈纳德的所作所为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您觉得他当时的表现,更像现代哪个群体的行为呢?
发布于:天津市正好配资-国内配资官网-配资中国登录-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