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白俄罗斯总统舒什克维奇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齐聚在别洛韦日森林,准备签署《别洛韦日协定》,以推动苏联的解体。然而,在签署协议的过程中,三位国家领导人始终未能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他们决定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前来参与。毕竟,作为苏联第四大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在苏联内部享有极高的威望,邀请他参与协定的签署,显然会让苏联解体的法律程序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纳扎尔巴耶夫拒绝了签署协议的邀请。究竟,纳扎尔巴耶夫为何拒绝支持苏联的解体?他又是什么样的人,最终如何走到了独立建国的道路上呢?
其实,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之际,政治敏锐的纳扎尔巴耶夫早就意识到苏联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然而,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像许多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那样急于摆脱苏联的束缚。纳扎尔巴耶夫一直选择等待,直到苏联真正解体之后才宣布哈萨克斯坦独立。因此,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后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
展开剩余79%按照常理,苏联解体对纳扎尔巴耶夫而言,或许意味着更多的利益。毕竟,在苏联解体之前,尽管他已经是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主席,但在苏联的体制中,他的地位和一个省长差不多。而一旦哈萨克斯坦独立,他便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元首,享有与现任总统截然不同的权力与影响力。然而,纳扎尔巴耶夫为何没有急于赞同苏联解体呢?
这一切的根源,或许要从纳扎尔巴耶夫的个人成长经历谈起。纳扎尔巴耶夫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牧民家庭,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他的家庭生活相当艰苦。更令人堪忧的是,纳扎尔巴耶夫出生在卫国战争前夕,父亲在战争期间参与后方支援工作,家庭的生活状况更加困难。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的地理条件较为优越,远离战争的炮火,因此,纳扎尔巴耶夫的童年相对平静。根据纳扎尔巴耶夫的回忆,母亲曾带着他去远方旅行,享受了一次难得的平静时光。
由于父亲的长期缺席,纳扎尔巴耶夫从小便开始帮母亲做家务,甚至在年仅六七岁时,就已经开始牧羊。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开始实施集体农庄政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免费的教育系统,这使得年仅十岁的纳扎尔巴耶夫有机会走进了学校。通过努力学习,他最终考入卡拉干达冶金联合企业高等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型钢铁厂工作,并与妻子萨拉结婚。
凭借卓越的才干和良好的形象,纳扎尔巴耶夫在工作中迅速崭露头角。很快,他便被任命为钢铁厂团委书记。到1979年,年仅39岁的他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哈萨克斯坦政坛的潜力股。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动“年轻化”的改革,纳扎尔巴耶夫很快获得了上级的青睐,成为苏联领导层的新星。1990年,年届50的他被任命为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主席,掌握了哈萨克斯坦的军政大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哈萨克斯坦一把手。
纳扎尔巴耶夫的成就离不开苏联的培养和提携,他对苏联的感情也因此深厚。尤其在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与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保守派发起“八一九政变”时,纳扎尔巴耶夫是极为清楚其背景的。他知道,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之后,其他一些加盟共和国,尤其是经济较为富裕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也对苏联体制产生了不满,纷纷计划脱离苏联。与此同时,苏联的一些较为贫困的加盟共和国,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外事权。
为了稳定局势,苏共曾进行过一次全民公投。结果显示,虽然76%的人支持维持苏联联邦制,但大多数人都希望在制度上给予加盟共和国更多的自主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戈尔巴乔夫与各加盟共和国的首脑进行了协商,提出建立“新苏联”,将独立性与外事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并计划于1991年8月20日在莫斯科签署《新联盟条约》。然而,这一改革方案对于苏共保守派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威胁,因为它意味着苏联的解体即将发生。
为了阻止这一进程,亚纳耶夫等人发动了“八一九政变”,试图通过软禁戈尔巴乔夫和迫使其辞去总统职务的方式来让苏联维持现状。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纳扎尔巴耶夫第一时间站出来,公开反对政变,坚决指责亚纳耶夫等人违反宪法。此举为叶利钦等反对派提供了支持,也让大规模的民众抗议爆发,最终政变仅仅72小时便宣告失败。
政变失败后,叶利钦迅速加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并开始加速推进苏联解体的进程。然而,纳扎尔巴耶夫的立场依然没有改变。他希望苏联继续存在,因为他深知,苏联体制下哈萨克斯坦每年都能得到巨额的经济补贴,而哈萨克斯坦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和军工产业,也大多依赖苏联的支持。此外,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复杂,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局势可能会陷入混乱。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不可避免,纳扎尔巴耶夫最终也只能在1991年宣布哈萨克斯坦独立。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挑战,卢布贬值、经济崩溃、物资短缺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困扰着这个新生的国家。尽管如此,凭借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才能,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等邻国的帮助,哈萨克斯坦逐渐恢复了经济,甚至成为中亚地区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至今,哈萨克斯坦的人均收入已超过乌克兰。
凭借其稳健、务实的政策,纳扎尔巴耶夫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并连任四次总统。直到2019年,由于年事已高,他才选择辞去总统职务,结束了长达近三十年的领导生涯。
发布于:天津市正好配资-国内配资官网-配资中国登录-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