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一个月退休金才四千块,买这么贵的榴莲干什么?"李明站在父亲的小屋里,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是业主群里的照片。
李大爷坐在破旧的沙发上,看着儿子涨红的脸,慢慢地说:"我想吃。"
"你想吃?"李明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我每个月房贷多少钱吗?你知道奶粉尿布多少钱吗?你一个老头子,拿着那点退休金,你配吃这么贵的东西吗?"
李大爷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东西。那是六十八年人生积累下来的疲惫,也是对这个世界最后一点期望的破灭。
01
李大爷第一次见到榴莲是在三十年前。那时候他还在工厂里当钳工,月工资八十块钱,李明刚刚出生。工厂食堂的师傅从南方回来,带了一个奇怪的水果,说叫榴莲,闻起来臭得要命,吃起来香得要死。
"老李,要不要尝一口?"食堂师傅笑着问。
李大爷摇摇头:"太贵了,我买不起。"
那个榴莲要三十块钱一斤,李大爷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能买两三个。他舍不得。那时候李明刚出生,老婆坐月子,家里处处要花钱。三十块钱,够买一个月的奶粉了。
从那以后,李大爷就记住了榴莲这个东西。每次路过水果摊,他都会看一眼榴莲的价格。从三十块一斤涨到五十块,再到八十块、一百块。价格越来越高,他的工资也在涨,可是家里的开销涨得更快。
李明要上学,要买书包文具,要交学费。老婆身体不好,常常要看病买药。李大爷的工资单上数字虽然在增加,可是到了月底,口袋里总是空空如也。榴莲,始终是他买不起的奢侈品。
李明上了大学,学费更贵了。李大爷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还借了不少钱。那四年,他几乎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有下过一次馆子。
李明大学毕业,要结婚,要买房。李大爷把养老的钱都拿了出来,在儿子的房产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共同还贷人。那时候,榴莲已经涨到了一百五十块一斤。
"爸,你真好。"李明拿着房产证说,"等我有钱了,一定孝敬你。"
李大爷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想说的是,其实他从来没有奢求过什么孝敬,只是希望有一天,能够买一个榴莲,尝尝那个传说中香得要死的味道。
李大爷退休的时候,榴莲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百块一斤。他的退休金是四千块,在这个城市里算不上多,也算不上少。
退休那天,工厂的老伙计们请他吃饭。席间有人开玩笑说:"老李,你可算熬出头了,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李大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说:"享什么福,还得接着干活。"
这话不是开玩笑。李明的房贷还有二十年要还,孩子刚出生,奶粉尿布的钱一个月要两千多。李明的工资七千块,扣掉房贷车贷和各种开销,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养家。
所以从退休的第二个月开始,李大爷就把自己退休金的一半,两千块钱,按时转到儿子的账户上。
"爸,你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李明每次收到钱都这么说。
李大爷听了这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已经六十岁了,本以为可以歇歇了,可是生活告诉他,他还得继续扛着这个家。
剩下的两千块钱,要交水电费,要买菜买米,要看病买药。算来算去,一个月能剩下的钱不到五百块。
五百块钱,还是买不起一个榴莲。
李大爷住的小区建了一个业主群,群里每天都很热闹。有人发孩子的照片,有人抱怨物业服务,有人分享做菜的心得。
李大爷很少在群里说话,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别人聊天。有时候看到有趣的内容,他也会点个赞。
这天,邻居王阿姨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是她在超市买的车厘子,配文说:"今天特价,赶紧买了两斤。"
底下有人回复:"王阿姨真幸福,舍得买这么贵的水果。"
王阿姨回了个笑脸表情:"人老了,就得对自己好一点。"
李大爷看着这段对话,心里有些触动。对自己好一点,这句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了。
那天晚上,李大爷失眠了。他躺在床上,想起了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榴莲的情形,想起了这些年来每次路过水果摊时的渴望,想起了王阿姨说的那句话:人老了,就得对自己好一点。
第二天一早,李大爷起床洗漱,穿上最好的那件衬衫,出门去了超市。
超市的水果区,榴莲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个个黄澄澄的榴莲,散发着浓烈的味道。价格标签上写着:二十八元一斤。
李大爷仔细挑选了一个,称重,七斤二两,总价二百零一块六毛。
收银员是个年轻姑娘,看了看李大爷,又看了看那个榴莲,问:"大爷,你确定要买吗?这个挺贵的。"
李大爷点点头:"买。"
付款的时候,他的手有些颤抖。二百块钱,是他一个月生活费的一半。可是他想了三十年,今天无论如何都要买下来。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身后有人在叫他:"李大爷!"
回头一看,是同小区的刘阿姨。刘阿姨拿着手机,笑着说:"李大爷买榴莲啊,真舍得花钱。来,我给你拍张照片,发到群里让大家看看。"
李大爷想要拒绝,可是刘阿姨已经按下了快门。
照片发到业主群里的时候,李大爷正在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榴莲。那个等了三十年的味道,终于要尝到了。
榴莲很新鲜,果肉金黄,散发着浓烈的香味。李大爷小心地掰下一块,放在嘴里。甜腻的味道在舌尖炸开,那种满足感,让他觉得这三十年的等待都值得了。
就在这时候,门铃响了。
李大爷放下榴莲,去开门。门外站着李明,脸色很不好看。
"爸,你买榴莲了?"李明一进门就问。
"买了。"李大爷老实地回答。
"多少钱?"
"两百多块。"
李明掏出手机,把业主群里的照片给父亲看:"爸,你看看,群里的人都在议论你。说你一个退休老头,拿着微薄的退休金买这么贵的水果。"
李大爷看了看手机屏幕,群里确实有不少人在讨论这张照片。有人说他舍得花钱,有人说老年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也有人说退休金不多还买这么贵的东西不理智。
"爸,你知道我现在压力多大吗?"李明坐在沙发上,声音里带着怒气,"房贷每个月三千五,车贷一千二,孩子的奶粉尿布玩具,一个月要两千多。我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花,全靠你每个月给的那两千块钱。你倒好,自己花两百多块钱买榴莲!"
李大爷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
"爸,我不是不让你吃好东西,可是你也得看看家里的情况啊。你一个月退休金四千块,给我两千,自己剩两千。这两千块钱,你得交水电费,得买菜买米,得看病买药。你算算,还能剩多少?你拿什么买榴莲?"
李大爷开口了:"我用自己的钱买的。"
"你的钱?"李明冷笑一声,"爸,你说这话良心不痛吗?你的钱不就是我们全家的钱吗?你多花一分钱,就是从我们嘴里抠出来的。你一个老头子,拿着那点退休金,你配吃这么贵的东西吗?"
配吗?
这两个字像刀子一样插在李大爷心上。他看着儿子愤怒的脸,想起了三十年前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想起了这些年来自己省吃俭用为了供他上学,想起了自己拿出全部积蓄帮他买房。
"我不配。"李大爷慢慢地说,"我确实不配。"
李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父亲会这么说。
"既然我不配,"李大爷站起身来,走到柜子前,拿出一个存折,"那这个钱,我也不配给你了。"
李明接过存折一看,脸色变了。这是李大爷每个月给他生活费的那个账户,里面还有一万多块钱。
"爸,你这是什么意思?"
"从下个月开始,我不给你钱了。"李大爷平静地说,"我要把这些钱都拿去买榴莲。"
"爸,你别闹了,我刚才说话重了点,但是我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啊。"李明的语气软了下来。
"我没有闹。"李大爷看着儿子,"你说得对,我一个老头子,确实不配吃榴莲。可是我的钱,我也不配给别人。"
李明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样说话。
"爸,你冷静一点,我们好好商量。"
"没什么好商量的。"李大爷转身去厨房,"你走吧,我要吃我的榴莲了。"
李明在客厅里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走了。临走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李大爷正坐在厨房的小桌子前,一个人静静地吃着榴莲。
02
李明以为父亲只是一时生气,过几天就会恢复正常。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李大爷没有任何表示。
第二个星期,李明主动给父亲打电话。
"爸,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
"那个......"李明犹豫了一下,"这个月的生活费......"
"不给了。"李大爷的声音很平静,"我说过了,要拿去买榴莲。"
"爸,你别开玩笑了。"
"我没有开玩笑。"
电话挂断了。李明拿着手机,有些发愣。
第三个星期,李明去了父亲家。李大爷不在家,邻居说他一大早就出门了,不知道去哪里。
李明在父亲家里等了两个小时,李大爷才回来。他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苹果。
"爸,你去哪里了?"
"出去走走。"李大爷把苹果放在桌子上,"你怎么来了?"
"爸,我们谈谈吧。"李明坐在沙发上,"你不能真的不给我生活费。你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没有你的帮助,我们家真的过不下去。"
李大爷看着儿子,说:"那你就想想办法呗。"
"什么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我的工资就那么多,房贷车贷还有孩子的开销,哪一样能省?"
"那就多挣点钱。"
"多挣钱?你以为挣钱那么容易吗?"李明有些急了,"爸,你不能因为我说了几句话就真的不管我们了。我是你儿子,那是你孙子,你忍心看着我们过苦日子?"
李大爷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
"爸,我知道我上次说话重了,我向你道歉。可是你也要理解我的难处啊。我压力真的很大,有时候说话就控制不住情绪。"
"理解。"李大爷点点头,"我理解你的难处,所以我决定不再给你增加负担。"
"什么意思?"
"你不是说我花你的钱吗?那我就不花了。我也不给你钱了,这样你就没有负担了。"
李明彻底愣住了。他发现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父亲的逻辑。
一个月过去了,李大爷真的没有给李明一分钱。李明的生活开始变得困难起来。没有了父亲每月两千块的资助,他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连孩子的奶粉都要买便宜的。
更让他不解的是,父亲好像真的在用那些钱买榴莲。邻居说经常看到李大爷拎着榴莲回家,有时候一天买好几个。
李明开始注意观察父亲的行踪。他发现李大爷的生活规律完全变了。
以前,李大爷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早上买菜,上午在家看电视,下午在小区里遛弯,晚上早早睡觉。
现在,李大爷每天早上八点就出门,一直到晚上六点才回来。他去哪里,做什么,没有人知道。
李明问过小区的邻居,大家都说看到李大爷经常出门,但不知道他去哪里。
有一天,李明决定跟踪父亲。他远远地跟在李大爷后面,看着父亲走出小区,坐上公交车。
公交车开了半个小时,停在市中心的一个站点。李大爷下车后,径直走向一栋写字楼。
李明跟了上去,看到父亲进了电梯。电梯停在了十二楼。
李明等了一会儿,也坐电梯上了十二楼。这一层有几家公司,李明不知道父亲进了哪一家。
他在楼道里转了一圈,发现其中一家公司的门上写着"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
李明有些困惑。父亲来这里干什么?
下午的时候,李明又回到了这栋楼。快到六点的时候,李大爷从电梯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李明躲在楼梯间里,看着父亲离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明实在忍不住了,他想知道父亲到底在做什么。
第二天,他以关心父亲身体为借口,陪李大爷去了银行。趁着父亲去卫生间的空隙,李明偷偷查看了父亲的银行流水。
这一看,把他吓了一跳。
李大爷的账户里,确实有不少支出记录。但这些支出,并不全是买榴莲的。
有几笔支出是转账,每次都是五百块或者一千块,收款人的名字李明都不认识。
还有一些支出是刷卡消费,地点显示在各种奇怪的地方:书店、咖啡厅、培训机构。
最让李明不解的是,有一笔支出是三千块钱,消费地点是"明德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父亲去老年大学干什么?
李明开始怀疑,父亲是不是被什么人骗了。现在专门有人骗老年人的钱,推销保健品,或者搞什么投资理财。
想到这里,李明更加担心了。
李明决定去那个"明德老年大学"看看。
明德老年大学位于市区的一个文化中心里,环境很不错。李明在门口转了一圈,看到有不少老年人进进出出,看起来都挺精神的。
李明走进大厅,看到墙上贴着课程表。有书法课、绘画课、音乐课、舞蹈课,还有英语课和电脑课。
"先生,您是来咨询课程的吗?"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问。
"我想了解一下,我父亲在这里上课,叫李国强。"
工作人员查了查记录,说:"李国强先生啊,他报了我们的英语班和电脑班,是我们的优秀学员呢。"
英语班?电脑班?李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他学得怎么样?"
"学得很认真,每天都来,从不缺课。老师说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学习能力很强,进步很快。"
李明傻眼了。原来父亲每天出门,是来这里上课的。
"他为什么要学这些?"
工作人员笑了笑:"这个您得问他自己了。不过我觉得,老年人学点新东西挺好的,能让生活更充实。"
李明走出老年大学,心情很复杂。他从来不知道,父亲居然还有学习的愿望。
可是,他还是想不明白,那些转账记录是怎么回事。
03
第二天,李明又去跟踪父亲。这次,李大爷没有去老年大学,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老旧的居民区,房子都很破旧。李大爷熟门熟路地走进一栋楼,上了三楼。
李明跟了上去,看到父亲按响了一户人家的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头发花白,行动不便。
"小李来了。"老婆婆笑着说。
"王奶奶,身体怎么样?"李大爷一边说着,一边从袋子里拿出一些东西:米、面、油,还有一些蔬菜。
"你又买东西来,我说了不用的。"
"没事,举手之劳。"李大爷把东西放在厨房里,"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李明在门外听着,心里震惊不已。原来父亲在给别的老人买东西,还给人家做饭。
李大爷在老婆婆家里忙活了两个小时,做了饭,打扫了卫生,还陪老人聊了会儿天。
临走的时候,李大爷从钱包里拿出五百块钱,放在桌子上。
"这个月的生活费。"
"小李,我不能要你的钱。"
"王奶奶,你别跟我客气。你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也不容易。我一个人过,用不了多少钱。"
李明终于明白了那些转账记录是怎么回事。父亲在资助别的老人。
看着父亲离开老婆婆家,李明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继续观察父亲的行踪。他发现,李大爷经常去几个不同的地方,都是在帮助别的老人。
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李大爷就去帮忙买菜做饭。有的老人家里没有人,李大爷就去陪他们聊天。
而且,李大爷确实经常给这些老人钱。有时候是几百块,有时候是一千块。
李明算了算,父亲每个月用在别人身上的钱,比给自己的还多。
有一天下午,李明实在忍不住了,他直接去找父亲。
李大爷刚从老年大学下课回来,手里拿着几本书。
"爸,你最近在干什么?"李明开门见山地问。
李大爷看了看儿子,说:"你不是不要我的钱了吗?我做什么,跟你有关系吗?"
"爸,我知道你在上老年大学,我也知道你在帮助别的老人。"
李大爷有些意外:"你跟踪我?"
"我不是跟踪,我是担心你被骗。"李明坐下来,"爸,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大爷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做?"
"不是不应该,我就是不明白。你自己生活都不宽裕,为什么要帮助别人?"
"因为我有能力帮助他们。"李大爷简单地回答。
"有能力?"李明有些激动,"爸,你一个月退休金四千块,你有什么能力?你知道我现在多困难吗?没有你每个月的两千块钱,我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
李大爷看着儿子,慢慢地说:"那你知道王奶奶多困难吗?她一个月退休金一千二,儿子在外地,一年回来一次。她有糖尿病,每个月光药费就要八百多。"
李明愣住了。
"还有住在五楼的张大爷,老伴儿去世了,一个人生活,腿脚不好,连下楼买菜都困难。"李大爷继续说,"还有很多老人,比我困难得多。我能帮他们一点是一点。"
"可是,你也要为自己考虑啊。"
"我为自己考虑什么?"李大爷反问,"我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房子住,还能学习新东西。我还要什么?"
李明不知道该说什么。
"至于榴莲,"李大爷笑了笑,"我确实买了不少榴莲。不过不是我一个人吃的,是买来分给那些老人的。他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吃过榴莲。"
"你把榴莲分给别人?"
"是啊。"李大爷点点头,"你知道王奶奶第一次吃榴莲时的表情吗?她说,这辈子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那种满足的表情,让我觉得这钱花得值。"
李明彻底震惊了。原来父亲买榴莲,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分给别的老人。
"爸,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大爷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李大爷看着儿子,"你问我配不配吃榴莲,我想了很久。我觉得,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我确实不配。可是如果是为了让别人快乐,那我配。"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一直在想父亲的话。
他开始回忆这些年来父亲为家庭的付出。从小到大,父亲几乎没有为自己买过什么东西。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家庭上。
供他上学,帮他买房,给他生活费,带孙子。父亲这辈子,好像一直在为别人活着。
李明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每次路过水果摊都会停下来看看榴莲,但从来没有买过。他以为父亲不喜欢吃,现在才知道,父亲是舍不得买。
想到这里,李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想起了那天自己说的话:"你一个老头子,拿着那点退休金,你配吃这么贵的东西吗?"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多么刺耳。
父亲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想吃个榴莲,居然被儿子质问配不配。
李明开始明白,父亲为什么会那么生气,为什么会断掉他的生活费。
可是明白归明白,现实的困难还是存在的。没有父亲每月两千块的资助,李明的生活确实很困难。
他试着开源节流,找了一些兼职工作,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可是房贷车贷和孩子的开销是固定的,怎么省都省不了多少。
有时候,李明也会想,要不要去找父亲道歉,请求他重新资助自己。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亲。
两个月后的一天,李明去父亲家里送东西。李大爷不在家,李明用备用钥匙开门进去。
在厨房的桌子上,李明看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什么。他走近一看,原来是父亲写的一封信。
信是写给他的:
"明儿: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可能出了什么意外。
我想对你说,爸爸不怪你。那天你说我不配吃榴莲,虽然话重了点,但我知道你是为了家里着想。
这两个月,我停止给你生活费,不是为了惩罚你,而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我这辈子,一直在为别人活着。为了你妈,为了你,为了孙子。我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活一次。
直到那天,我终于买了一个榴莲。那是我等了三十年的味道。虽然只吃了一口,但那种满足感,让我觉得这辈子值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活着,应该有自己的价值。我开始学英语,学电脑,帮助那些比我更困难的老人。我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充实。
明儿,你是我的儿子,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好。可是我更希望你能够独立,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银行卡里还有些钱,是我留给你和孙子的。不多,但是足够应急。
记住,每个人都配得上自己的幸福。
爸爸"
李明看完这封信,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原来父亲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他不是在惩罚自己,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爱护自己。
就在这时,门开了,李大爷回来了。
看到李明在看那封信,李大爷有些尴尬:"你怎么看到了?"
"爸。"李明站起身来,声音有些哽咽,"对不起。"
李大爷愣了一下:"你说什么?"
"我说对不起。"李明低下头,"那天我说的话太过分了。你辛苦了一辈子,想吃个榴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不应该质问你配不配。"
李大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
"这两个月,我想了很多。"李明继续说,"我发现我一直把你当成了提款机,理所当然地接受你的帮助,从来没有想过你的感受。"
"明儿......"
"爸,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李明抬起头,看着父亲,"人不能只为别人活着,也要为自己活着。你有权利买榴莲,有权利学英语,有权利帮助别人。这些都是你的选择,我没有资格干涉。"
李大爷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同时,我也明白了,我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李明说,"这两个月,虽然困难,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找了兼职工作,学会了精打细算,也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父子两人站在那里,谁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李大爷说:"明儿,你长大了。"
04
从那天开始,李明和父亲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明不再向父亲要生活费,而是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想办法增加收入。
李大爷也不再每天都往外跑,有时候会去李明家里看孙子,帮忙带带孩子。
有一个周末,李明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看望父亲。
李大爷很高兴,特意买了很多菜,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爸,我来帮忙。"李明走进厨房。
"不用,你陪孙子玩吧。"李大爷正在切菜。
李明看到砧板旁边放着一个榴莲,问:"爸,你又买榴莲了?"
"嗯,想让孙子尝尝。"李大爷笑着说,"这小家伙什么都好奇,说不定会喜欢呢。"
吃饭的时候,李大爷把榴莲打开,分给大家吃。
三岁的孙子闻了闻,皱着眉头说:"爷爷,这个好臭。"
大家都笑了。
"臭是臭,但是很香很甜的。"李大爷耐心地说,"你尝一小口试试。"
孙子勇敢地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好吃!"
看着孙子满足的表情,李明突然明白了父亲的心情。这种把美好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快乐,确实比自己独享更有意义。
"爸,"李明说,"下个月我想给你一千块钱。"
李大爷愣了一下:"给我钱干什么?"
"我想让你买更多的榴莲,分给那些老人。"李明认真地说,"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我想支持你。"
李大爷看着儿子,眼中有种说不出的欣慰。
"而且,"李明继续说,"我想让你教我学英语。我也想学点新东西。"
"你想学英语?"
"是的。我想和你一起上老年大学。虽然我还不到老年,但我觉得学习是不分年龄的。"
李大爷笑了,笑得很开心。
几个月后,李明真的开始和父亲一起去老年大学上课。
虽然他是班里最年轻的学生,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欢迎他。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李明发现父亲确实很有天赋。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习能力很强,发音也很标准。
"爸,你学英语是为了什么?"一天下课后,李明问。
"想出国看看。"李大爷说,"我这辈子哪里都没去过,想趁着还能走得动,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出国?"李明有些惊讶,"你想去哪里?"
"泰国。"李大爷说,"我想去看看榴莲是怎么长出来的。"
李明笑了:"爸,要不我们一起去吧。我陪你。"
"真的?"
"真的。我们攒钱,明年就去。"
父子两人相视而笑。
那天晚上,李明和妻子商量这件事。
"你真的要陪爸爸出国?"妻子问。
"是的。"李明说,"这些年,爸爸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现在我想为他做点什么。"
妻子想了想,说:"那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吧。让孩子也见见世面。"
"可是钱......"
"钱的事情,我们想办法。大不了多辛苦一点。"妻子说,"爸爸这么大年纪了,想出去看看,我们应该支持。"
李明紧紧抱住了妻子。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年后,李明一家真的和李大爷一起去了泰国。
在泰国的榴莲园里,李大爷看着满树的榴莲,眼中闪着光芒。
"爸,这下你可以吃个够了。"李明笑着说。
"不是为了吃个够。"李大爷摇摇头,"是为了看看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
园主是个华裔,会说中文。他热情地给大家介绍榴莲的品种和种植方法。
"这种榴莲叫金枕头,是最受欢迎的品种。"园主指着一棵树说,"从开花到成熟,要四个月时间。"
李大爷听得很认真,还拿出小本子记录。
"大爷,您这么喜欢榴莲啊?"园主问。
"喜欢了三十多年。"李大爷笑着说,"一直想尝尝,最近才吃到。"
"三十多年?"园主有些惊讶,"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李大爷想了想,说:"因为那时候觉得自己不配吃。"
"不配?"园主不理解,"为什么不配?"
"因为家里有更需要钱的地方。"李大爷看了看李明,"不过现在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配得上自己的幸福。"
园主点点头:"您说得对。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
那天,他们在榴莲园里待了一整天。李大爷吃了很多榴莲,还买了一些带回去分给那些老朋友。
晚上回到酒店,李明看到父亲坐在阳台上,对着夜空发呆。
"爸,在想什么?"
"在想你妈。"李大爷说,"如果她还在,一定也会喜欢这里的。"
李明走到父亲身边,陪他一起看夜空。
"爸,你觉得妈妈会怪你吗?"李明问,"怪你现在才开始为自己活?"
李大爷摇摇头:"不会的。你妈最疼我了,她一定希望我过得开心。"
"那就好。"李明说,"我也希望你过得开心。"
"我现在很开心。"李大爷笑了,"比这辈子任何时候都开心。"
"为什么?"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活着。"李大爷看着儿子,"活着不只是为了生存,不只是为了责任,也是为了享受生命的美好。"
李明点点头。他明白父亲的意思。
"而且,"李大爷继续说,"我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
"分享比独享更快乐。"李大爷说,"一个人吃榴莲,只是满足了自己。但是和别人一起分享榴莲,看到他们快乐的表情,那种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
李明想起了那些被父亲帮助的老人,想起了他们第一次吃到榴莲时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爸,我明白了。"李明说,"你教会了我什么叫真正的富有。"
"什么叫真正的富有?"
"真正的富有,不是拥有多少钱,而是有能力让别人快乐。"李明说,"你用你的退休金买榴莲,分给那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比什么都宝贵。"
李大爷欣慰地笑了。
那一刻,父子两人都明白了,他们之间的那场关于"配不配"的争论,其实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讨论。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配得上生活中的美好。而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分享和给予。
回国后,李明开始和父亲一起做义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
他们成立了一个小小的互助组织,叫"榴莲之家"。每个月,他们都会买一些榴莲,分给那些从来没有吃过的老人。
看到老人们第一次吃到榴莲时的表情,李明总是会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分享比独享更快乐。
李大爷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他不仅继续上老年大学,还开始教其他老人学英语。他说,学习让他觉得自己还年轻。
至于李明,他也学会了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虽然生活还是有压力,但他不再依赖父亲的资助。相反,他开始定期给父亲一些钱,支持他的公益活动。
有时候,李明会想起那天父亲问他的话:"你配吗?"
现在他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行为来证明的。
当你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还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就配得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当你明白了分享的快乐,学会了给予的时候,你就配得上最香甜的榴莲。
李大爷现在每天都很快乐。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买榴莲,不再觉得是奢侈,而是觉得这是生命应有的美好。
每个人都配得上自己的幸福,这是他用六十八年的人生悟出的道理。
而这个道理,也深深地影响了李明,影响了他们一家人,影响了所有认识他们的人。
榴莲的香味,不仅仅是水果的香味,更是人生的香味,是分享的香味,是爱的香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品尝到这种香味。
因为,每个人都配
正好配资-国内配资官网-配资中国登录-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